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歲
女性一旦錯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對自己來說危害是很大的,不僅會影響優生優育,還會出現不孕的幾率。那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歲呢?
自己是否處于最佳生育的年齡?
最近備孕的群里也在熱烈討論:啥時候是最佳的生育年齡?我沒有多想,作為一個優秀的婦產科醫生,我直接敲上了醫學的答案——25-29歲,范圍擴大點兒可以說23-34歲,最好在30歲前。
然后就有媽媽回我了,國外有研究表明媽媽30歲-34歲生育的女性,其新生兒的身高、健康、教育水平、短期記憶能力都更為出色。還有人說國外有項研究表明將那些40歲以上女性生育的孩子和20多歲女性生育的孩子做了多項對比,得出的結果令人大吃一驚,那些40歲以上的女性生育的孩子體質更為健康。
然后我就深入地思考并且找了些數據分析了下這個問題,我一開始的回答只能說是從醫學生理的角度去解釋這個問題,而人的本質還是具有社會性,拋開這點來談生育問題,而且是最佳生育問題并不能反映出醫生的高明。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扒一扒這個社會熱點問題: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。
什么年齡是最佳的生育年齡呢?
醫學上的所謂“最佳”是指各種不良妊娠率降到最低,什么年齡懷孕的風險低?什么年齡風險高呢?
首先,需要敲黑板的是,女性的生育力是有限的!!!
女性卵子的數量與供給在出生的一刻即被決定,在女性一生期間,卵子的數量都是在不斷被消耗的過程,卵子的質量也是在不斷下降的過程(見圖1),能排出成熟卵子的時間跨度被限制在青春期至絕經期之間,這個階段才有受孕的能力。不同年齡階段的卵子形成的胚胎的種植率與年齡呈負相關。
圖1 卵子的數量與質量和女性年齡的關系
其次,我們再來看看年齡與妊娠率、流產率的關系。
圖2 女性年齡與妊娠率及流產率的關系
圖3 紅色代表流產率 藍色代表種植率 高齡卵子形成的胚胎的種植率逐年下降
可以發現妊娠率在20-24歲時最高,然后逐漸下降,而下降的速度是越來越快,30歲開始下降加速,35歲后更是明顯加快,而37歲是一個更加重要的拐點,會進一步加速下降。而流產率,這是指自然流產率,發生率亦是逐年上升,35歲以后明顯增加,這主要是由于卵子及胚胎的染色體異常率明顯增加,特別是非整倍體(多了某一條染色體)。
所以女性生育力衰退的速度,猶如一列不斷加速的單程列車,每一個人都必須買票上車,沒有選擇。
女性生育力衰退是趟單程高鐵
從上面我們似乎可以得出最佳的生育年齡應該是20-24歲。然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妊娠率及流產率而已。醫學角度的最佳,還需要考圍妊娠期母親和胎兒的各種不良結局發生率最低。
我們可以從國外的幾組數據來看:
《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》上曾刊登這樣一則研究《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》專家對2009年全美住院病人統計,試圖研究出不同年齡的產婦與妊娠并發癥之間的關系。這其中包括并發癥主要有:
早產、絨毛膜羊膜炎、子宮內膜炎
子癇、產后出血、胎兒發育不良
胎兒窘迫、早產、高血壓等
這里的橫軸表示不同的年齡段,縱軸表示每1000人的發病人數,從數據的走勢可以看出大多數并發癥大體是呈現出U線型,也就是兩端高、中間低。
具體來看,與25-29歲婦女相比:
11-18歲的孕婦出現早產絨毛膜羊膜炎、子宮內膜炎和輕度子癇前期的發病率較大;
15~19歲的孕婦出現重度子癇前期子癇、產后出血、胎兒發育不良和胎兒窘迫的可能性較大;
≥35歲的孕婦早產、高血壓、子癇前期、重度子癇前期、絨毛膜羊膜炎的發生率較高;
≥40歲的老年婦女患輕度子癇前期、胎兒窘迫和胎兒發育不良的幾率增加。
這也就意味著不同年齡段的并發癥風險不同,中間段年齡風險概率相對最低,年齡過小或過大,并發癥風險都會增高。比如像早產的發病率并不是35歲之后最高,而是11-14歲最高,而像重度子癇、輕度子癇前期發病率,反倒是30--34歲最低,并不是大眾所說的最佳生育年齡。
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,醫學專家統計出另外一組綜合數據——任一種并發癥是指上面任意一種發病率,我們可以統稱為孕期并發癥發病率。
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看出,并發癥的發生率在34歲以前,一直呈現出下降趨勢。而從34歲之后開始增長,所以醫學上才把35歲以上的孕婦稱為高齡產婦。換句話說高齡產婦的妊娠風險,真不是嚇唬你。
30歲之后生的孩子更聰明?
以上聽起來似乎都在褒獎29歲以前生娃的女人,那30歲之后生娃有沒有好的方面呢?答案是有的。我們可能聽過這么一種說法:晚婚晚育生的孩子會更聰明?
CFPS對6453個樣本做了研究,他們在統計母親生育年齡,與兒童的教育水平和身高時發現30歲之后(30-35之間)生的孩子可能更有優勢。
從上圖中可以發現30-32歲生育的孩子教育水平更高,當母親選擇在33歲生育時孩子的身高最高,這也就是說30歲之后(35之前)生的孩子可能更加聰明,長得更高,這對大齡未育女青年來說算是一個好消息吧。
經過反復地驗證,我們都是在用概率說明問題之于概率,我們都應該明白它只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,換句話說即便你是25歲生孩子也不代表你就能完全規避所有風險。反之,即便你是35歲生娃也不一定就必然會得那些并發癥。
所以,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備孕夫妻都應該做好備孕檢查與孕期檢查,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。最后希望女性朋友們能夠在自己最好的年紀擁有自己的健康寶寶。
- 下一篇:什么是子宮腺肌癥?如何檢查、治療?
- 上一篇:好不容易懷孕卻流產,這是為什么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