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備孕,以下這7個時間點不建議懷孕!
關于懷孕這件事情,在女性的一生中是比較重要的。想要生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,一定要記住,以下這幾個時間點最好別懷孕。
自己一定要選擇一個在自己身體和心理最佳的狀態下去懷孕,以優生優育為主。當然在以下這7個時間點最好別懷孕,千萬不要以身犯險。
時間點1、血壓控制不佳時
高血壓這個疾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如果你在準備懷孕及懷孕期間,血壓較高、長期控制欠佳,不光會危害孕婦的心臟、眼睛和腎臟,也會對肚子里寶寶生長發育產生不利的影響。
時間點2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時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顯增加。一部分育齡期女性患有糖尿病,如果血糖沒有控制在正常范圍就懷孕,會增加胎兒畸形與孕期相關并發癥風險。
時間點3、孕期體重超重時
上班長時間坐著,下班后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,時間和精力全被工作和通勤榨干了,運動?每天都會想想,但也僅存在于腦海的想象中。但這種缺乏鍛煉的生活方式及不健康不合理的飲食習慣,很容易導致肥胖/超重。
時間點4、甲狀腺功能減退未治療時
有些女性確診甲狀腺功能減退后,沒有及時、持續治療,如果此時懷孕,體內的甲狀腺素不足,可能會延遲胎兒神經系統的成熟和發育,并降低寶寶的智商,還會引起流產、早產等風險。
如果您有以下的情況,準備懷孕時評估甲狀腺功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:
時間點5、有甲狀腺病史的;
1型糖尿病;
流產史、早產史、不孕史;
肥胖癥;
年齡>30歲;
中重度碘缺乏地區居住史。
時間點6、兩次懷孕間隔過段或過長時
隨著國家二胎和三胎政策開放,備孕的女性也隨之出現一些困擾:“醫生,生完大寶后等多長時間,再懷孕會對自己和寶寶都有好呢?”
兩次懷孕的時間間隔過短或過長,都會對媽媽和寶寶造成不良結局。
間隔過短,產婦不能完全從生完孩子后和母乳喂養中身體恢復,易造成早產等不良結局;間隔過長則會增加懷孕并發癥發生風險。建議家里大寶1歲半到6歲之間再次懷孕,對寶寶和媽媽的健康有利。
時間點7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療短時間內
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)的爆發和流行,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。研究發現男性睪丸是易受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風險部位[7]。如果感染新冠病毒的男性患者使用抗病毒藥影會響男性生殖系統,最長持續時間可達8個月。
因此建議在COVID-19聯合抗病毒藥物治療結束后至少 8個月內進行嚴格避孕。所以如果自己的丈夫不幸感染了新冠,且使用了抗病毒藥物,就需要嚴格避孕。
①HPV疫苗
現在的hpv是有市無貨狀態,9價最難約,4價也不易,2價又覺得不甘心。但備孕時間也很緊迫,好消息是在備孕期間,不需要因為備孕計劃而推遲接種。但如果接種疫苗期間發現自己意外懷孕,沒有必要考慮終止妊娠,但是應在妊娠后再完成剩余HPV疫苗的接種。
②風疹水痘疫苗
風疹和水痘的疫苗應至少在懷孕前28天接種,如果之前未接種,則需要在生完寶寶后接種。建議接種兩劑水痘疫苗,而疾控中心建議婦女在接種疫苗后1個月內不要懷孕,因此建議應在嘗試懷孕前2個月開始接種疫苗。
③新冠疫苗
截至2021年9月8日,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12458.2萬劑次!對于自然備孕的夫妻雙方,不必因接種了新冠疫苗推遲懷孕。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夫婦,建議疫苗接種1個月免疫反應穩定后啟動治療。疫苗接種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育齡夫婦,需暫停啟動。
如果自己打算懷孕,一定要避開以上這7個時間點,這樣才是對將來寶寶健康的負責,也是對家庭幸福的負責。最后祝您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。